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沿革誌要
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管理委員會
鹿耳門聖母廟,位於臺灣西南沿海、古臺江內海西緣北線尾嶼北
邊之鹿耳門嶼上。距今二百年前,北線尾與鹿耳門合為一個狹長形的
島嶼,北起今土城鄭仔寮「鄭成功登陸鹿耳門紀念公園」北邊,南迄
今四草大眾廟南邊;西濱臺灣海峽,束隔臺江與赤崁遙遙相望,南控
安平,北接北汕群島。鹿耳門嶼的北端為鹿耳門港道,位於今土城國
小與曾文溪南岸砂崙腳間往西至海一帶,乃臺江的咽喉:其形勢險要
。向為臺灣的門戶。
十二世紀末葉(南宋),福建沿海的漁民,已從聚居的澎湖來到
臺灣西南沿海捕魚;時海神湄洲媽祖的神靈,隨著漁民的東來而駕臨
龐耳門嶼。十四世紀以後,北線尾已成為福建海商來來貿易的據點,
鹿耳門嶼則為閩南漁夫東來捕魚的棲居地;最遲於十七世紀初葉,棲
居北線尾與鹿耳門嶼的海面漁夫,即已築建草廟以奉祀天上聖母。草
廟凡三落:前殿祀水仙尊王、中殿祀天上聖母、後殿祀佛祖,是為鹿
耳門聖母廟之創建;其所奉祀的天上聖母一座三尊,神尊為軟身,高
與真人等,寶相莊嚴,聖顏慈靄,是謂「鹿耳門媽」。
明永曆十五年(一六六一)四月,大明招討大將軍延平王鄭成功
率軍自金門經澎湖東來,欲驅逐荷人進取臺灣,以作抗清復明之基地
。當大軍開抵鹿耳門外時,以潮退水淺不得進港,鄭王命設香案,冠
帶禱告,祈求皇天列祖賜助潮水;並乘候潮之際,下小船登陸鹿耳門
嶼踏勘營地,驀見聖母廟,乃入內焚香默禱,祈求鹿耳門媽顯靈庇佑
。鄭王返艦後不久,潮水果較平時加漲,鄭軍四百戰艦遂得魚貫渡過
天險鹿耳門港道,駛入臺江,直驅赤嵌。時荷人見狀大驚,疑為神兵
自天駕臨。次日,鄭荷於北線尾上爆發陸戰,又於臺江靠鹿耳門的海
上展開海戰。當雙方交戰之際,鄭將隱約見有黃袍神兵從天而降,上
下助戰,迫使荷兵驚慌而退;鄭軍乃乘勢追擊,殲滅荷方水陸兩軍,
大獲全勝,奠定驅荷開臺之基礎。
明永曆十六年(一六六二)春。荷人投降離臺後,鄭成功開臺大
業底定,為答鹿耳門媽顯靈相助之恩,乃大興土木重建神廟於登陸處
(位於鹿耳門嶼西北隅濱臺灣海峽)。廟為二殿,坐柬向西,門迎海
口;旁設砲臺,設官把守;並增祀隨艦護軍之三尊聖母神像(信徒尊
稱曰「國姓媽」),贈珍寶、立旗桿,春秋二祭:是為明鄭官建之鹿
耳門聖母廟。
清康熙二十三年(一六八四)清領臺灣後,首開鹿耳門與廈門對
渡,鹿耳門因此成為出入臺灣的唯一正口。清廷於臺灣知府下設「海
防同知」一員,專司稽查鹿耳門海口,其海防廳著名「文館」;又設
「鹿耳門迅」,築砲臺、燉臺、望高樓,派兵、船防守鹿耳門港道,
隸屬於臺灣水師協,其迅防所名「武館」。清領臺灣以後的一百年間
,鹿耳門不僅為臺灣的門戶,更躍為軍商重鎮,時臺江內海波濤浩瀚
,擁有「鹿耳春潮」之勝景;漁舟海船魚貫進出鹿耳門港,亦見「鹿
耳連帆」之壯觀。
清康熙五十八年(一七一九),宦臺文武官員捐俸易地重建鹿耳
門聖母廟,其廟址位於鹿耳門嶼與北線尾嶼接壤處(今鹿耳門溪下游
北畔)。其廟凡二殿,前殿祀媽祖,後殿祀觀音,各覆以亭;兩旁建
僧舍六間。僧人居之,以奉香火:是為清代官建之鹿耳門聖母廟。神
殿坐海向山,四周環海,南有七星(七個鯤鯓)護穴,北有鉤月(青
草崙)高照,四面浪濤澎湃,彷如羅漢侍奉;鹿耳門媽端坐蓮花之地
,日觀萬山聳翠,夜覽千舟漁燈。清代雍乾年間,鹿耳門商民雲集,
香客如潮,聖母廟香火鼎盛,冠甲全臺。
清代嘉慶初葉,海寇蔡牽五度進出臺江,期間曾火焚鹿耳門文館
,而武館以逼近聖母廟,牽眾不敢犯。蔡牽偽王得祿等逐出鹿耳門後
,臺灣總兵愛新泰曾重修聖母廟;欽差大臣福州將軍賽沖阿為酬鹿耳
門媽靈助,乃敬獻「神潮助順」匾額一方。嘉慶中葉以後,曾經掌握
臺灣內外商貿大權的「臺郡三郊」,往鹿耳門發展,官建之聖母廟遂
由三郊護持與管理。三郊普為鹿耳門媽設置香田(媽祖婆地);並舉
辦隆重的「鹿耳門普度」,以濟度自鄭王開臺以來歷次戰役中陣亡海
上的英靈,及遇風颱罹難海上的孤魂,列為聖母廟最重要的祭典。
清道光以降,南臺幾度大風雨,使曾文溪改道,臺江逐漸陸化,
鹿耳門港道為之淤塞。道光十一年(一八三一)七月十四日,一場大
風雨,鹿耳門聖母廟為洪水所浸。廟基傾杞。三郊公局與鹿耳門村(
今土城)居民護廟情殷,乃立「淇水豹」神碑於廟埕,藉以鎮水;又
將鹿耳門媽暨所有神像百餘尊,暫時疏遷於三郊所屬的鎮港海安官,
是謂「海安宮寄佛」。咸豐、同治間,三郊公局與文武官員、郊商等
集資,擬重興聖母廟。同治年間,鹿耳門又屢遭洪患;同治十三年(
一八七四)七月,聖母廟與文館、武館同遭洪水沖毀。鹿耳門媽於是
寄祀於海安宮長達八十餘年,期間,「鹿耳門普度」原由三郊公局三
益堂於府城舉辦,迄日治初期三郊被迫改組後,乃委由三郊所屬的臺
郡水仙宮與五條港境眾承辦,是謂「水仙宮寄普」:其祭典盛大隆重
,蔚為府城的一大宗教、民俗活動,因有「鹿耳門寄普」之諺語。
日治時期大正二年(一九一三)夏,福建莆田湄洲放送一艘五府
(李、池、吳、朱。范)王船東來,途經澎湖媽宮海靈殿附近停泊,
當地信眾迎起祭拜。祈求永遠奉祀。然船上王爺乩示:係承鹿耳門媽
之邀。前往助佑萬民,無法駐留。澎湖信眾乃啟建七朝清醮,懇留一
座香爐,然後送歸大海。七月中,王船飄至鹿耳門港仔西之西平湖,
土城仔漁民發現後,以乏力奉祀,乃將王船推向外海,冀其轉往他方
。翌日王船又飄回原處,漁民再往外推。如是三進三推,至第四天夜
,船上鼓樂大作、燈火輝煌,漁民睹狀大驚,不敢再推。時土城仔奉
祀的文館三媽乩示:五府王爺係應鹿耳門媽之聘而來,宜以大禮迎進
奉祀。土城仔信眾乃演戲三天,舉行上山祀儀,虔敬恭迎王船,並集
草寮「王宮」以祀,是謂「五王上山」。
日大正三年(一九一四),土城地區八角頭長老發起重建神廟。
地方信眾自清建鹿耳門聖母廟遺址挖撈古廟建材,於聚落中心(今土
城城西街、城北路、安中路交會處)築建廟宇。大正五年(一九一六
)安座,時土城仔居民以紹承先人鹿耳門媽信仰的身分與立場,取得
海安宮、水仙宮執事之認同與肯定,自海安宮迎回古鹿耳門聖母廟所
有神尊七十餘座。大正七年(一九一八),神廟落成,坐北朝南,前
殿奉祀五府千歲與王船,後殿主祀鹿耳門媽暨聖母廟原祀諸神。廟初
名「保安宮」,取祈求神明保境安民之意;後以廟係主祀鹿耳門媽,
為求名實相符,乃於民國四十九年(一九六O)五月,正名曰「鹿耳
門聖母廟」。
五王上山、鹿耳門媽回鑾土城後,蒙鹿耳門媽與五府千歲之庇佑
,土城地區急速發展,蔚成曾文溪下游南岸最大之聚落。鹿耳門媽自
一九三七年丁丑科起,經分靈廟西港慶安官迎請,任「西港仔香醮」
之主醮,每三年一科出巡曾文溪流域,是為「鹿耳門媽香」。民國五
十年(一九六一)辛丑科起,土城鹿耳門聖母廟自行啟建香醮(「鹿
耳門媽香.五府千歲醮」),是謂「土城仔香醮」,鹿耳門媽神威逾益
顯赫,信徒遍佈全臺,更廣及海外。
民國六十四年(一九七五),土城仔居民以原廟無以應香客朝拜
之需,乃集資數億籌建新廟。經鹿耳門媽靈示親擇原廟北六百公尺之
地為新廟址,親訂廟殿規制與尺寸。歷經六載施工,民國七十年(一
九八一)農曆十一月初八日落成安座,為明紹承古鹿耳門聖母廟之香
煙,乃額新廟曰「正統鹿耳門聖母廟」。今廟凡三落七殿:前落為五
王殿,主祀五王與王船;中落為媽祖殿,主祀鹿耳門媽與國姓媽;後
落底層為佛祖殿,中層為大士殿、千佛殿,上層為天公殿、元辰殿。
神殿兩側以廂房、迴廊相接,四周圍以護濠,東西為香客大樓。新廟
仿北京紫禁城宮殿式建築,魏峨堂皇,廟地廣闊,因是享有「遠東第
一大媽祖廟」之譽。
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鼎建安座以後,廟務管理由董事會改組為管理
委員會,立規章、訂制度、設人事。在方文科主任委員的領導之下,
歷任執事除賡續按設計圖建設外,於有關祀典、歷史、文化、信仰、
民俗與社會慈善公益等各方面,無不秉承「鹿耳門媽」之懿旨,敬謹
從事。歷經二十年之經營,三年一科之「土城仔香醮」香路口遠、香
境日廣,規模日益壯大;每年農曆十一月初八日安座紀念日所舉辨的
「天上聖母祭典儀式示範觀摩會」,己成為全國媽祖相與之盛會;每
年春節舉辦的「迎春牛慶元宵」系列活動,其中放蜂炮與高空煙火,
每吸引二三十萬人潮,最為膾炙人口;結合全臺各大宮廟組織「金蘭
會」,進行密切之宗教聯誼;創設「中華聖母道統慈善協會」,從事
社會救濟事業。如今,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既是媽祖信仰之宗教聖殿,
「鄭成功登陸鹿耳門紀念公園」花木扶疏、環境清幽,亦成為鄭王著
績鹿耳門的歷史性觀光勝地。屢經播遷的「鹿耳門媽」,安座於莊嚴
壯觀的神殿,正與古鹿耳門聖母廟原所奉祀的佛租、國姓媽、水仙尊
王暨所有舊新神尊,在五府王爺襄助之下,承先啟後,發揮新的宗教
、信仰、文化與社教功能,邁向二十一世紀鹿耳門新的歷史旅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