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灣七字仔三百首】

+ 序文 +
序文

十七世紀的大圓圖(一六二九JancarbrgntszBlock所測繪),圖中有鹿耳門古港的水路,亦標出台灣最早的部落-鹿耳門小村(即今土城子),這張地圖算是台灣最古,因此,鹿耳門就是咱台灣的源頭。
一九九九年,佇這個源頭,舉辦了一場文學的大普渡,文壇的兩老(葉石濤先生、鍾肇政先生)蒞臨照顧,李喬先生開營宣佈。台灣文學由此起步,四句聯由董峰政教授先打鼓。七字仔詩歌。蔡明泉先生大力挖,七字仔褒歌,親像五月火燒埔。學員熱情像火爐。二佰外人,一首二首盡情吐,大家同心協力。挖成一個「七字仔湖J,結訓在七月廿五兮下哺,神奇兮媽祖。呼風喚雨。雨大又閣粗,每滴雨落入「七字仔湖J,媽祖真心保護,媽祖真愛台灣本土。
因為上述兮緣由。編成「台灣七字仔三佰首」。這雖是台灣文史營的成就。也足感謝授課兮學者教授。過去,外來政權兮夭壽。呼母語失救。呼台灣文人兮憂愁,千禧年,國民黨政權已經退休,未來,台語文學。台語歌曲將成為主流,佇出版「台灣七字仔三佰首」,先予漁夫出一個腳手,寫這篇序文留千秋。

鹿耳門漁夫序於2000-3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