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耳門史歌四首
一、竹排港
竹排港 轉運站
唐山貨 入府城 千百項
三郊貿易 名聲香
北起天津 南止廣東
三郊總管伊是土城人
土城人 知輕重
甘願碼頭做長工
長工哀歌滿街巷
竹排港 飼阮長工一世人
啊! 我愛古早竹排港
公元2004-5-26,寫於園寮居書房
註:三郊總管 郭光潘翁神主在土城仔,鹿耳門港各碼頭出入船隻,悉歸三郊「行會」管理,以郭光潘翁為負責人,設公館在文館附近,稱「三郊公館」。
一、恭奉者:郭萬得先生
二、地 址:台南市安南區城東里五十九號
三、記載內容:
1、顯考郭府諱光潘壹位神主,孝男登合、出嗣男登占奉祀(正面)生戊午年八月十五日午時,卒戊寅年二月十二日亥時(背面)。另一神主
2、顯考郭府君登合一位壽六十四歲,生於道光壬辰月初九日戌時,卒於光緒乙未年正月廿四日午時。
四、年代推斷:郭光潘翁生卒有干支而無朝號,但其子生卒有干支有一朝號,故據以推之,光潘生於嘉慶三年戌午(西元1798年),卒於光緒四年戌寅(西元1878年),登合生於道光十二年壬辰(西元1832年),卒於光緒廿一年乙未(西元1895年)。
後記:清道光年間,滄海桑田,台江陸化,鹿耳門港淤塞,原鹿耳門口外北方的沙線,被水衝擊成了港灣,即所謂的「國賽港」(又作「國姓港」或「郭寨港」),取代原鹿耳門港口功能,大商船多停泊於此,而北線尾島西南隅的四草湖,取代鹿耳門成為台灣(南)府城的外港,同治以後,台郡三郊為轉運貨物,乃集資開鑿連通國賽港與四草湖間的人工運河,名為「竹排仔港」。北起國賽港口(今台南縣七股鄉三股溪西面外汕),南下通過今曾文溪口青草崙,越過今鹿耳門溪,穿過今台鹼安順廠貯水池東邊而抵四草湖,而後接台南運河初期鹿耳門的商貿機能。
二、四草砲台
四草湖 台江肚
台江內海範圍粗
北起蕭瓏 南至二層行海埔
軍事重地 鎮海元帥顧
鎮海元帥大眾廟
砲台遺址在四草國小
殘留砲墩西霞照
英靈孤魂啥人叫
四草砲台啥人惜
公元2004-5-26,寫於園寮居書房
後記:清道光廿年中英鴨片戰爭時,台澎兵備道姚瑩所建,原稱「鎮海城」。
三、蔡牽與鹿耳門
蔡牽反 台灣亂
三次攻入鹿耳門海灣
鹿耳灣 護台灣
一入鹿耳就安全
鹿耳連帆 漁貨滿滿
鹿耳春潮 南風款款
鹿耳村民是漳泉
漳泉好漢 不服滿仔管
啊!蔡牽英雄 何時平反
啊!台灣獨立打通關
公元2004-5-26,寫於園寮居書房
後記:蔡牽三攻鹿耳門時間表
第一次:嘉慶五年(公元一八00年)四月,飽掠郊商船舶
第二次:嘉慶九年(公元一八0四年)四月廿八日至五月十三日,牽二度入鹿耳門,焚木城、毀砲台、奪商船所有而去。
第三次:嘉慶十年(公元一八0五年)三月,蔡牽至滬尾與嘉義內山洪四老等聯絡內應,十一月牽率主力進攻鹿耳門,與陸眾佔據洲仔尾,十二月,攻安平府城,後被王得祿困於鹿耳門,十一年(公元一八0六年)二月七日,東風作,牽率餘船乘潮順風出鹿耳門南去,四月十七日,蔡牽再據鹿耳門,劫掠商船,廿七日,欽差福州將軍賽沖阿令王得祿率眾軍擊之,六月一日,牽不敵,招眾船衝浪出鹿耳門,自是以後,蔡牽不復入台。據台不果(蔡牽敗退,賽沖阿敬獻鹿耳門媽祖廟「神潮助順」廟額一方由鄭兼才代撰入跋,以記其事)。
鹿耳門之得與失,關係台灣府治之安危,台灣府治之安危,左右台灣南北二路的控制,因之,兵家有謂「一入鹿耳門,而台灣之全勢舉矣」。上述的戰役,具體說明了鹿耳門在清代中葉以前所具有的無可取代的軍略地位。
四、蔡樹帆與國賽港
國賽港 報旗號
旗號掛佇三丈的竹篙
船隻出入隨時報
樹帆水文最清楚
執行勤務無差錯
討海兄弟稱大哥
台江水 白波波
國賽港 密如鎖
茫茫大海風波多
啊!行船人快拜媽祖婆
公元2004-5-26,寫於園寮居書房
後記:節錄詩人鹿耳門漁夫所著「台灣的拓荒者」一書第三章第一小節「樹帆服務清廷海關」的前段:「第十六世樹帆是第十九世紅蟳的曾祖父,他是一位厲害的角色,他精通航海技術,對天文地理很有研究,因此,被知府大人委任看管國賽港的領航員,專職監視國賽港船隻的進出,他掌理旗號,在港口岸邊的高地,以升降旗子的顏色,向安平海關報告船隻進出狀況。他出生於清道光廿三年(西元一八四三年,現在神主牌供奉於虎尾寮庄內。」
第四屆台灣文史營會場佈置的一角(2002.7.21攝)
第四屆台灣文史營舞台佈置(2002.7.21攝)
第四屆台灣文史營的公佈欄設計 (2002.7.21攝)
第三屆台灣文史營的歡迎看板 (2001.7.20攝)
杜正勝院長在台灣文史營授課情形(2002.7.22攝)
第四屆台灣文史營全體學員、駐營作家、講師、工作伙伴合影(2002.7.20攝)
第四屆台灣文史營全體工作伙伴留影(2002.7.20攝)
註:第十九世蔡紅蟳先生,為鹿耳門漁夫(蔡奇蘭)的父親。